朱建寧:美麗中國背景下的國土風貌整治
從歷史來講,古今中外好的園林作品,都是國土風貌或者國土典型特征的再現。只不過對于國土風貌的再現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關心奇特的一些方面,以中國園林為代表【詳細】
2018-07-25
李雄:新時代中國綠色城市發展夢想
除了景觀模式以外,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及內涵。在生態文明背景下,面臨著公園城市這樣新的命名,需要對當下中國風景園林的綠色使命和美麗擔當有新的思考【詳細】
2018-07-25
程啟明:新時代 新思考 新征程
7月17日上午,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成功舉辦的國際風景園林與綠色發展學術交流會上,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副院長程啟明以《新時代、新征程、新篇章》為題發表演講,分享了新時代背景下對設計藝術發展的新思考。以下為演講【詳細】
2018-07-24
包滿珠:尊重自然傳承文化 建設優美城市園林
7月17日上午,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成功舉辦的國際風景園林與綠色發展學術交流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教授包滿珠發表以《尊重自然,傳承文化,建設優美的城市園林》為題發表演講,提出城市園林需要科學規劃、科學建設,還要提高【詳細】
2018-07-24
盧耀如院士:公園城市應該怎么建設?
盧耀如: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亞洲園林協會副主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同濟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巖溶地質的科研和工程實踐,曾為援外大型工程高級專家,并在歐美及港臺地區講學。由于【詳細】
2018-07-24
朱玲:鄉建抉擇——態度+溫度+適度
朱玲,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黨委書記,教授,風景園林博士一級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訪問學者,全國高等學校風景園林學科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特聘教授,遼寧省工程設計大師,遼寧省【詳細】
2018-07-23
關于城市園林造景引入竹子的觀察思考
大自然提供了成百上千種可供人們運用于城市綠化的植物,竹子便是其中一種。然而,人們觀察到,在我國的大多數城市中,我們似乎鮮少見到竹林的身影。這是為什么?【詳細】
2018-07-20
應對暴雨來襲 海綿城市該如何打造?
連日來,全國多地普降大到暴雨,給公眾生活和防汛工作提出嚴峻挑戰。7月15日至18日,北京經歷了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降雨持續約58小時,全市平均降雨量103.1毫米,密云區、懷柔區、房山區等8個城區的10個鄉鎮和59個村不同【詳細】
2018-07-20
旅游特色小鎮平臺化運營模式探析
特色小鎮的基本屬性是創新創業平臺。旅游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和管理中應踐行平臺經濟理念,強化平臺思維,增強資源整合、產品研發、業態創新、信息傳播與市場開拓能力,聚集資金、創意、技術、知識、信息等生產要素,招【詳細】
2018-07-13
如果每個人都參與到綠色行動中會怎樣?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也付出了生態環境被破壞的代價。當山不再綠,水不再清時,金山銀山也無從可覓,可持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詳細】
2018-07-10
美麗鄉村建設要規劃先行統籌安排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詳細】
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