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良:學術界高估物種滅絕速率
大家都知道物種滅絕率高了,但誰也不知道到底高多少,這正是因為缺少正確的計算方法。我們之前使用的物種滅絕率計算方法過高估計物種滅絕速率達160%。【詳細】
專訪荷蘭NITA常務副總于志遠
景觀設計將會從“指標時代”走入“功能時代” 景觀設計的發展源于建筑設計,但有不同于建筑設計。作為一家在景觀設計領域發展多年的資深公司,荷蘭NITA在經歷著與中國房地產繁榮所并生的景觀設計發展的同時,冷靜的思考【詳細】
佩特拉-布萊瑟:玩轉街區內外
佩特拉-布萊瑟(Petra Blaisse)(1955年出生在倫敦)于阿姆斯特丹的市立博物館的應用藝術部門開始她的事業。自1987年起,她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工作,并因對建筑作品的獨特表現獲得稱譽,她的卓越表現甚至超越了展覽作品本身。漸漸地她將重點轉向紡織品、室內空間的光線、裝潢,以及花園和景觀的設計。【詳細】
趙弘:北京修編城市規劃應著眼可持續發展
有關專家在接受本報筆者采訪時認為,北京修編城市總體規劃,應統籌考慮和周邊區域的協調發展,著眼于首都經濟圈建設。 【詳細】
田金鋼:提升花木生產檔次 深入發掘牡丹文化
洛陽市花卉苗木產業與鄢陵、菏澤相比差距很大。一是產業規模偏小。截至2010年年底,我市的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0.1萬畝,而鄢陵、菏澤均在100萬畝以上。從牡丹產業看,菏澤牡丹種植面積達10萬畝,我們只有2.1萬畝;菏澤年產牡【詳細】
陸一軍:東陽玉雕驚艷西安世園會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中國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東陽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那么,當玉雕戀上東陽木雕會怎么樣呢?【詳細】
改變產銷模式 80后花卉“CEO”頻出奇招
土生土長的唐元人,村里人大多是種花大戶,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全是花卉苗木。從師范類院校畢業后,他就開始和化妝品打交道,一干五六年,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在這樣環境的淬煉下,他自己摸索了一套營銷策略,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他,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快。【詳細】
博采眾長獨重實用 訪臺灣花藝名師陳垂訓
提起陳垂訓,臺灣花藝界幾乎無人不曉,他曾多次在國際花藝大賽中獲獎,并擔任國際花藝大賽臺灣選手的指導老師。但是他本人卻頗為低調,在花藝藝術與商業結合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并形成自己的風格。【詳細】
中國近代植物學的奠基人--錢崇澍
錢崇澍,植物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植物學奠基人之一。畢生從事植物學研究、教育和組織工作。1916年、1917年和1927年分別發表的植物分類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態學和地植物學論文,均屬我國在各該領域的第一篇科學文獻,……【詳細】
美國現代主義風景園林大師丹-克雷及其作品
在美國的風景園林界,丹.克雷(DanKiley)是一個特別的人物,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并不象他的同輩丘奇(T.Church)、艾克博(G.Eckbo)、哈普林(L.Halprin)那樣赫赫有名。他從未加入美國風景園林學會(ASLA),卻是美國建筑學會(AIA)的成員。他把自己的家和事務所都安在了新漢普郡州的鄉村,離任何大都市一百英里以外,以至于客【詳細】
獨家:對話臺灣景觀工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謝鴻銘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作為臺北市景觀工程商業同業公會的多任理事長及臺灣園林工程業界資深專家,謝鴻銘先生在5月23日趕赴機場前接受了中國風景園林網的獨家專訪。【詳細】
張文英:穿越自然與歷史的園林景觀
張文英1966年12月出生于陜西渭南。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在讀博士生;現任廣東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棕櫚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景觀系訪問學者。【詳細】
徐瓊:蘭州花卉市場亟待花卉物流中心
徐瓊,蘭州市農科所高級農藝師、研究員,從事花卉技術研究推廣工作。2004年曾被評選為全國花卉咨詢專家庫入選專家,其主持完成的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球根花卉種球國產化技術研究開發》獲省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彩色馬蹄蓮組培快繁與成球繁育技術研究》通過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等。 【詳細】
訪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楊超
抓好理念機制創新推動森林旅游發展【詳細】
張樹林:城市綠化是一個系統工程
城市綠化,并非人們設想的多種樹木、花草那樣簡單。那么,到底該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城市綠化呢?近日記者對北京園林學會名譽理事長張樹林進行了專訪。【詳細】
來自倫敦的花園精靈:薩拉.布萊斯(組圖)
薩拉.布萊斯景觀事務所是一家專注于設計私立和公立花園、城市空間和景觀的設計顧問公司。該公司位于倫敦南部,其作品遍及英國和全球。薩拉畢業于2002年,獲得了一級藝術類學位,此后她在漢普頓宮任全職園藝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