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存+新的商業模式 活化老工業區
工業時代留存下來的舊廠房、老園區,既是屬于獨特的城市風貌,更承載著腳下這片土地的奮斗記憶。無論是作為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無論是作為空間資源,還是文化資源,這些舊日發展遺存都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等待著【詳細】
2019-07-24
澳洲學者:城市規劃要向中國借鑒學習
每當我們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游覽觀光時,都喜歡穿梭當地的大街小巷中,看看當地的風光、人文景觀等,當然,少不了的,還會留意這座城市的規劃風格與樣貌。世界各國有許多知名城市,以其優良的規劃方案被當作城市建設的范本,如【詳細】
2019-07-23
河北唐山這樣將廢棄礦山變成生態綠地
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馬頭山區域,工作人員正在給今年新栽植的樹木澆水。項目負責人任寶榮介紹說,這是金隅冀東水泥唐山公司石灰巖尾礦區,總面積4.8平方公里。他們正在對這里進行全面的生態修復,準備建成一座綠色【詳細】
2019-07-22
讓歷史建筑真正活起來 不能“政府沒有錢”
隨著北京衛視《牛爺串胡同》系列節目的陸續播出,臨汾會館、北京磚讀空間、長春別墅等文物騰退成果逐漸被更多人知曉。改造后的歷史建筑正以嶄新姿態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在延續歷史文脈、提供公共服務的同時,也正成【詳細】
2019-07-19
重建不過是贗品 文物建筑復建需謹慎
近日,據媒體報道,在重慶江北區,江北區級文保單位中華職業學校正在緊張復建中。在這之前,鄭家院子、寸灘頭塘驛站、龍章造紙廠辦公樓舊圵等4處文保單位已經復建完成。【詳細】
2019-07-19
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應用
古代建筑是一種具有藝術美學特征和文化內涵的物品,但這一定論并未獲得我國傳統建筑文化體系的認可。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繼承僅停留在建筑工匠們口耳相傳的層面上,這導致傳統建筑無論是內部構造形式還是整體風格,都【詳細】
2019-07-18
國家公園當成為公園國家的試驗田
在日前召開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透露,我國正加快國家公園立法進程,明確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和程序要求,構建并完善國家公園標準規范體系,推動各類自然保護地整合。目前,全國共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詳細】
2019-07-17
城市更新,別丟了文脈
城市學家芒福德曾說,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發展史上,不同時代累積下來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道等構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態。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僅是活著的傳統,更是代表城市獨特性的歷史文脈。然而,在【詳細】
2019-07-17
要記得住鄉愁,請留下大樹
眼下,國家號召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創建美麗鄉村,其中一項工作是清理街道兩旁及荒蕪閑置院子里的垃圾、雜樹,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筆者從事綠化工作,最近接到不少電話,問買樹不?有楸【詳細】
2019-07-16
大城市通勤背后藏著什么秘密 規劃難題凸顯
在快節奏、高密度的大城市中,有一種遙遠是家與公司的距離。通勤這件小事,深深影響著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幸福感。也正因它看似平凡又不同尋常的影響力,如今更成為都市圈研究中重要的觀察對象。【詳細】
2019-07-16